如何科学上网
互联网发展史
互联网起源于美苏冷战时期,1966年来自美国的劳伦斯·罗伯茨(Lawrence G.Roberts)创立了阿帕网(ARPANET)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通讯网络,以确保即使部分网络节点被摧毁,整个网络仍然能够运作,最初的阿帕网只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院、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犹他大学四个节点。
1973年卡恩与瑟夫起草的TCP/IP协议,成为了现代网络的根基协议。
1980年阿帕网正式把网络的研究成果命名为因特网(Internet),1981年美国自然基金会大规模扩展因特网到各个大学,主要用途是传输邮件和发送信息。
1989年来自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发明了万维网(Web),这是他建的世界上第一个网页info.cern.ch/,自此互联网进入Web 1.0(只读)
时代,1991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本着自由、开放、共享的精神,将万维网(Web)免费开放给全世界使用。
2004年加州召开了第一届互联网大会,主要介绍了Web 2.0(读+写)
概念。
2007年乔布斯向全世界展示了iphone,宣布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一个个APP都在抢夺用户数据然后卖给广告商,于是大数据概念应运而生,但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围城的问题。
2014年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发表文章提出了Web 3.0
设想,主要内容是确权、分布式、去中心化等概念,比如用户发布的信息无法被平台修改,目的是为了解决Web 2.0
平台是内容所有者,可以任意处理用户的痛点。
中国互联网起源于1987年09月14日21时07分发送的第一封邮件,这是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在德国措恩教授的帮助下发送的。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1995年出现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瀛海威
,之后中国互联网开始飞速发展,众多今天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大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
中国互联网巅峰时期大概在2010年左右,因为此时智能手机还未普及,仍处在PC互联网时代,能上网的素质一般不会太差,所以在这之前网络环境是非常好的,此时的中国互联网仍有着自由、开放、共享的精神。2010年底,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开始超过PC,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上网门槛大幅降低,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互联网,网民平均素质大幅下降,同年Google被迫退出中国,百度一家独大,其他互联网大厂也开始不择手段抢夺移动端用户,加上多方面因素,中国互联网开始走向衰退。不久短视频时代的来临,更加加速了衰退的进程,各大论坛逐步走向倒闭,几乎横跨中国互联网的天涯论坛也于2023年4月关停,百度搜索引擎摆烂,前几页结果都是广告,几乎无法使用。
总的来说,中文互联网起步晚了几年,很多东西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开始发展的20年内还保留了互联网自由、开放、共享的精神,但后来几乎沦为敛财工具了,庆幸的是国际互联网暂时还没有中国互联网这么堕落,但由于GFW的存在,中国十亿多网民中的大多数是无缘访问了。
GFW
GFW(Great Firewall)是中国国家防火墙,主要作用是阻止中国人访问国外网站。始于1996年总理李鹏签署的国务院令第195号《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直接进行国际联网,必须使用邮电部国家公用电信网提供的国际出入口信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者使用其他信道进行国际联网”。GFW由“网络防火墙之父”的中科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主导建立,1997年已经有部分国外新闻网站被屏蔽,可见GFW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而生的,2010年之前屏蔽的只是一些国外新闻网站,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网民数量暴增,于是GFW加大了屏蔽力度,开始无差别屏蔽国外主流网站,也正是从2010年开始,中国互联网开始走向下坡路。
GFW封锁了普通网民对国外的信息获取渠道,对期望使用互联网学习或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有害的,所幸GFW目前没有完全封死这个渠道,想要在国内访问国际互联网还能通过VPN技术建立点对点隧道实现通信,从而绕过GFW,但这不是一劳永逸的,GFW可能会封禁掉你的隧道,因为公开的VPN协议很容易被GFW找到流量特征,最好的办法是肉身翻墙,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GFW技术一直在更新,目前已知的的参考防火长城 - 维基百科
VPN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如互联网)建立安全加密连接的技术,使用户能够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安全地访问内部网络资源或隐藏其在线活动。
常见的VPN协议:
OpenVPN(开源,安全性高,支持多平台)
IPSec(企业常用,适合远程办公)
L2TP(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与IPSec配合使用,加密性较好)
PPTP(Point-to-Point Tunneling Protocol)(速度快但安全性较低)
WireGuard(新兴协议,速度快,安全性高,轻量级
代理软件
-
Clash Verge clash作者跑路后的延续,支持Windows、Linux、MacOS
-
OpenClash OpenWrt 上的 Clash 客户端
注意:OpenClash设置代理前要先去覆写设置
最下面删除SOCKS5/HTTP(S) 认证信息
,否则要登录才能使用
第三方机场
免费节点,大多不稳定,应急使用
付费节点